近年來,『端粒學』逐漸成熟, 許多統計資料發現,端粒愈短,愈容易罹患疾病,死亡率也愈高。
研究結果發現,端粒較長的老人平均多活4~5年;端粒最短的一組罹患心臟病機率是端粒較長組的3倍,感染肺炎等疾病的機率更高出8倍,中風及罹患癌症的機率也稍偏高。
健康的生活,可以讓端粒變長。
讓端粒變長?是的,科學已經證明,端粒長度可以被調控!關鍵在於活化『端粒酶』。意思是,端粒酶讓端粒變長,就能活的更久、更健康。
細胞內有種名為『端粒酶』(Telomerase)的酵素,它承擔著讓細胞擁有健康的端粒的責任,不但可以維持端粒的長度,甚至能延長已經縮短的端粒。
在生理上,每個人老化的速度不一樣,有些人端粒縮短的速度非常緩慢,所以他們相對比較健康、年輕,這是先天決定。但研究發現,端粒長短會受後天影響,
例如,健康的飲食、規律的運動、減少壓力、充足的睡眠、補充抗氧化食品等等,這些生活模式都可以使端粒酶活性上升,讓端粒縮短的速度減緩甚至延長,或是嘗試端粒傳導。
參考資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