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療專家 黃維序
《歸真自然》創辦人
「端粒傳導」創始人
尊敬的讀者:
我是黃維序,為《歸真自然》之創辦人,同時也是「端粒傳導」療法的創始人。
「端粒傳導」和「傳導師」不只是我的技術與職稱標識,更是在特定領域深受尊重的生命科學創新。我深知,此技術為每一位體驗過的受益者帶來的巨大價值。然而,對於端粒這一科學名詞,可能並非人人都瞭如指掌。簡單來說,端粒是我們細胞的關鍵部分,它的健康狀態直接決定著生命的長度及質量。
為了更好地理解「端粒傳導」療法,想像一下當我們用天文望遠鏡探查浩瀚星空,眼前呈現的是一個宏大的視野;而透過顯微鏡觀察細胞,我們則進入了微觀之域。「端粒傳導」療法更是深入涉及到「超微觀」層面,如同站在生命的「量子」領域前沿。此療法能夠直接作用於大腦神經細胞,使您彷彿擁有了一部強大的顯微鏡,能即時觀察細胞的每一個細微變化。
但您可能會好奇,為什麼我會成為這一療法的傳導師?如何施行這一療法?它給人們帶來了哪些具體益處?關於這些問題,我將結合我的人生故事,與您詳細分享。
在民國70年代,我剛誕生時即遭遇了生命的巨大挑戰。在那個時代的台灣,像我這樣的嚴重早產兒幾乎沒有生存的可能。面對一個如此嬌小的生命,多數醫院都選擇了放棄,認為治療是徒勞的。然而,我的祖父憑藉其在醫學界的深厚背景,終於找到了願意為我施救的醫療機構。在醫生們的全力以赴下,我得以生存。儘管我的生命重新得到了延續,但身體上的諸多挑戰並未停歇。祖父當時已有預感,他決定親自撫養我,並傾其所有的中醫學知識為我調理。他深知,我的未來生活將會充滿挑戰,他誓言將用他的智慧,確保我得到最佳的關愛與治療,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。
我的祖父,是那個保住我生命的中醫大家。他出生於民國初年,來自歷代傳承中醫學問的世家。家族中流傳的深厚中醫學識,如同珍藏的古籍,一代代傳遞下來。為了尊重家族的隱私,我在此不提及姓名。我的名字——黃維序,是祖父賦予的,寄託著他對我的期望:希望我能健康地、有序地維繫生命。
由於身體的特殊狀況,我成為了祖父照料的重心。在醫館中,我如影隨形,無論祖父是看診還是在閒暇時品茶、聽琴、撫琴或是欣賞書畫。每一個細節,都成為了我成長中的教材。祖父將他的中醫理論和生活智慧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,告誡我:「做人的根本,是基礎」。更重要的是,他教導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調理身體,對於我這樣的身體狀態,這顯得尤為重要。
祖父常言:「我將中醫的學識傳給你,首先是希望你能保持身體的平衡,有自我調理的能力。若日後你也決定行醫,切記不可過度勞累,要時刻警惕自己的身體狀況。」
隨著時間的流轉,直到我成年後的某一年,祖父在臨終前聚集家族,交代了很多事宜,特別強調了關於我的健康問題,希望家族能為我提供更多的關懷和支持。三個月後,祖父在夢中安然離世。
面對祖父的離世,我計劃前往海外各國體驗生活,以此來紓解因懷念祖父所帶來的情感波動。在家族龐大的關係網支撐下,我得以涉獵日本、舊金山、新加坡、溫哥華等多地,每一站都有家族中的長輩親戚的守望與陪伴。
儘管我有家族的強大背景,但在內心深處,我總想嘗試獨立發展。有著醫學專長的我,不想浪費此等才能,然而,我的健康狀況並不允許我如此奮發。叔伯們為我尋找出路,利用我對琴茶書畫的獨特見解和他們在商界的聯繫,我開始教授這些雅趣。這不僅滿足了許多商界領袖和企業家對中國文化藝術的追求,更讓我在這過程中找到了人生新的定位。
琴茶書畫,作為一種靜態的藝術,不僅不會給我的身體帶來太大的負擔,反而為我的生活帶來了和諧與平衡。叔伯們也因此更放心我,而我則真切地感受到了家族對我深深的關心與期待。
在東京的某年,我與一位叔伯同住。那天,就如同往常一般,籌備了一場茶會。正當茶會接近尾聲,我突感眼前一片黑暗,隨後完全失去了意識。
這意外令在場的賓客都驚慌失措。他們立刻將我送到了附近的大醫院。東京,作為國際化大都市,自然具備了先進的醫療技術。據我後來了解,在我昏迷期間,我的生命曾懸於一線,昏迷深度為3級。家中的叔伯們焦急萬分,而海外的家族成員也紛紛趕來,為我守夜祈禱。
當我再度睜開眼,已是三週後的事情了。經過醫生的一系列治療和觀察,我從加護病房轉至了普通病房,並在一個月後順利出院。診斷結果表明,我的突發病狀與先天心臟問題和某些基因缺陷有關,這些都與我早產的因素息息相關。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祖父生前對我如此憂心。出院後,我在東京叔伯的家中靜養,與此同時,叔伯們選擇此時召開了一場家族會議。
在一個應該是溫馨的晚上,意外的爭吵突然打破了和諧。叔伯們因為誰未能妥善照顧我而發生了爭執。在這關鍵時刻,我似乎感受到了祖父的精神支撐,勇敢地制止了他們的爭吵。
我對他們說:「我的人生由我決定,不是任何人的責任或束縛。我知道祖父留給您們的指示,但我希望您們知道,我的生命是我的,我會為它負責。同時,我想與您們分享昏迷期間的那段奇妙經歷。」
在某一階段,我發現自己漂浮於一個異於常人所知的獨特空間。這空間的景象難以用語言精確地形容,內裡有著如基因螺旋體般的線條、繁複的顏色以及不規則閃爍的光線。這些元素不斷地交織、流動,好像顯微鏡下的細胞結構,複雜卻又和諧,在這特殊的空間中,我感受到了一種與身體更深層的連結。我的身體與這空間似乎成為了一體,彼此間的連接像是環環相扣的鎖鏈,緊密而不可分割。
更令人驚奇的是,當我處於此狀態時,我能感受到自身的身體進行某種自我修復的過程。就好像傷口正在被癒合,缺陷被完善,身體的每一部分都在經歷一次重新生長和結構的重整。這是一連串的修補、延伸和連接,而我也不確定自己在這狀態下究竟停留了多長時間。
聽完我的描述,叔伯們表現出了震驚和困惑的表情。他們告訴我要好好休息,並承諾會照顧我。
一年過去,我體驗到身體的進一步轉變,不僅狀態更為穩定,甚至感覺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健康。而在這段時間裡,我持續體驗了些奇特的現象:每當我沉浸於品茶與古琴的和諧之中,會進入一片由基因雙螺旋和璀璨光線構成的世界,彷彿可以與細胞進行深度對話。這種體驗次數越來越頻繁,我甚至能深入探索並操作這片神秘的領域,彷彿能觸碰到身體的深層結構。
某日於新加坡,得知大伯母身體健康欠佳。大伯一家固然對我倍加照顧,卻從不希望我操心。但大伯見我健康狀況大有改善,決定接受我的協助。我除了用中醫的方式為大伯母把脈,我還嘗試將新獲得的「細胞修復」能力融入其中。
進行細胞修復時,我能強烈感受到大伯母體內的每一絲變動。在我的操作下,大伯母形容自己身體如同有微電流串流般,他清晰地看見了之前我所描述的光線結構和基因雙螺旋的畫面。事實上,我在一年半前剛從醫院出院,也曾分享過此奇特體驗。這次,大伯母不僅有了同樣的感受,而且深切地體認到我的言辭之真實。
身旁的大伯則持有疑慮。他好奇是否一切都是錯覺,於是請求我為他操作一次,希望親自體驗這奇妙的過程。大伯的體驗與我所描述的完全吻合,他不僅深感身體的變化,還被前所未見的畫面所震撼。
不久後,當我在新加坡準備再次出行時,大伯突然表示希望與我一起前往東京。然而,當我抵達東京後,出乎意料地發現其他的叔伯們也齊聚此地,原來,家族召開了一場重要的會議,而焦點就是我所擁有的特殊能力。事實上,大伯已將我的特殊細胞修復能力告知各位叔伯,而此次聚會的目的即是為了讓他們親自體驗與了解這項能力。由於這樣的技能前所未有,叔伯們決定現場實際體驗,親歴其境。於是,我逐一展示給每位叔伯看這神奇的細胞整合技術,詳細的過程就不再贅述。
數日後,經過深入討論與研究,叔伯們終於得出了一些關於這技術的初步結論。
在新加坡的大伯是首位體驗「特殊細胞修復能力」的人。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,他明顯感受到身體的變化,使家族認識到這項技術在商業上的潛力。
家族會議結束後,叔伯們希望我能協助他們在商界推廣這項技術,從而擴展家族的事業版圖。對於他們的提議,我視之為回報家族以及對人類健康的貢獻。
返回各地的叔伯積極向商界朋友推薦這項技術。我以前已經和許多企業家有過交往,涉及藝術、茶文化交流等領域。他們當然知道我在東京的昏迷事件,但對於我因此獲得的特殊能力,卻所知甚少。
數月後,我開始提供細胞修復療法,並不斷完善此技術。
這項技術可以說是突破常規醫療的界線,針對細胞進行修復,對於現代商業人士、企業家等高端人士,不僅可以維護他們的身體健康,更有助於保持他們的精神集中、記憶力。在商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,這樣的技術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。
叔伯們經商有道,他們如何在商場中簽訂合約、如何與商界伙伴達成協議,我從未詳問。但他們始終保持透明,會將重要事宜及時告知我。在他們的引領下,我於東京設立了「端粒傳導中心」。隨著我對這技術的掌握越來越熟練,我更加明白細胞的健康和端粒之間的密切關係。
後來,我們將此技術正式命名為「端粒傳導療法」,並獲得了眾多的正面回饋,不僅叔伯們的身體狀態有了顯著的提升,他們在商界的人脈關係也得到了大幅鞏固和拓展。
「端粒傳導」賦予生命新的活力,其真正價值無法估量。
完成治療後,我邀請客戶按照個人的體驗和獲益,自主決定對這一療法的回饋。
這種方式更體現了我們與客戶雙方間的信任和尊重。
自我執行端粒傳導至今,已逾十年。家族中的長輩逐漸步入晚年,但他們的身體依然健康硬朗,事業已交予第二代繼續。叔伯們銘記著祖父的叮嚀,始終深切關懷我。他們擔心退休後不能陪伴我,因此隨著他們的退休,我亦開始過起了退休般的生活。
2019年,日本新年。當時我居於東京,那天,坐在榻榻米茶席前,沉浸在《梅花三弄》的古琴音樂中我不知不覺間沉睡。於夢境中,已故的祖父與我一同品茶,儘管臉上未言,但那深深的眼神充滿了關懷和期許。
他對我說:「回台灣吧,我對你深感放心。你所擁有的天賦不該被埋沒,你應去實踐那些心之所向。」
夢醒後,情感如洪水般湧上心頭,衣領都被眼淚濡濕。出乎意料的是,當我透過視訊與海外的叔伯們分享這夢境時,他們竟回覆說他們也夢見了祖父。他們都認為祖父希望我回台灣,並認為「端粒傳導」的療法應當被世人所知。
隨著台灣的農曆新年到來,家中叔伯齊聚,除了舉辦祭祀儀式,紀念祖父,也規劃著修繕位於台灣的祖父故居,為我未來的生活節奏作好準備。我們也分享了彼此的生活和關注的話題。
其中,「端粒傳導」的話題引起了大家的關注。我告訴他們,我有信心自己主導端粒傳導的未來發展。首先,我計劃透過網路平台,分享我的經歷和端粒傳導的故事,回應全球患者和需求者的聲音,並有效地促進知識和治療的傳播。
因此,我決定成立一個國際官方網站《歸真自然》,專門助力「端粒傳導」病例的推薦流程。當病例需要推薦時,此網站能讓他們深度、全面地了解與「端粒傳導」相關的資訊。
《歸真自然》不僅是資訊平台,更體現了一種哲學。希望透過它,讓人們尋回最真實的自己,並根據需求選擇追求健康與長壽的方式。這理念,實則早在二十餘年前已有雛形,正因堅守此信仰,「端粒傳導」得以持續進步,不斷開拓新的前景。
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,人們對生命的追求不僅僅限於物質滿足,更多的是對高品質健康和長壽的嚮往。端粒傳導療法如一束明亮的曙光,為尋找生命更多可能性的人們指引方向。
每個人都希望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充滿活力,特別是那些站在社會、企業前端的決策者們。作為組織的領導者,他們不僅代表自己,更代表了一個團隊,一個企業,甚至是一個產業的未來。他們的決策和領導力對許多人的生計和福祉產生著深遠的影響。為此,確保自己的身心狀態處於最佳,已經不僅僅是個人的需求,而是對團隊和社會的一種責任。
端粒傳導療法不僅為人們提供了一種保持健康、延緩衰老的方法,更代表了一種尊重生命、追求自然和諧的生活態度。作為「端粒傳導師」,我承擔著這一使命,致力於為尋求更好人生的每一個人提供幫助。